精微高博公众号
北京精微高博仪器有限公司
Sales@jwgb.net
比表面积分析仪
介孔孔径分析仪
微孔孔径分析仪
化学吸附仪
反应评价装置
蒸汽吸附仪
穿透曲线分析仪
真密度仪
压汞仪
高压吸附仪
热分析仪
X射线衍射仪
脱气机
质谱仪
相关配件
比表面积分析仪
介孔孔径分析仪
微孔孔径分析仪
化学吸附仪
反应评价装置
蒸汽吸附仪
穿透曲线分析仪
真密度仪
压汞仪
高压吸附仪
热分析仪
X射线衍射仪
脱气机
质谱仪
相关配件
encyclopedia
用氮吸附法测定比表面,关键是得到单层饱和吸附量,但绝大多数材料的吸附特性不是单层吸附,而是所谓多层吸附, BRUMAUER-EMMETT-TELLER三人在1938年提出了多分子层吸附理论,通过对气体吸附过程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推出了著名的氮吸附量随氮气分压(P/Po)而变的BET方程:
P/V(Po-P)=1/VmC+[(C-1)/VmC](P/Po)
分析指出,(P/Po)在0.05-0.35范围中,BET方程是一个线性方程,该直线的斜率与截距之和的倒数正好就是单层饱和吸附量,于是在此范围中,选择3-5个压力点,测出每个压力点的吸附量,然后按照BET方程作图,即可求得单层饱和吸附量,进而计算出比表面(如下图)。通过BET方程求出比表面成为国际通用的方法,也称为 “BET比表面”。BET比表面是外表面积与所有通孔内表面积的总和。把BET方程改变形式如下:
V/Vm =[ P/(Po-P)]/{(1/C)+[(C-1)/C](P/Po)}
V/Vm 就是吸附层数。它取决于C与P/Po,同一种材料,在不同的压力下,吸附层数不同,不同的材料,在相同的压力下,吸附层数不同。
近些年发现,对于微孔材料,由于在很低的压力下便完成了单层吸附,因此BET比表面测试时,其压力点的选择也影响低压方向移动,换句话说,BET方程的线性范围向低压方向移动。对X分子筛,孔径极小,线性范围应取在0.005~0.01;微孔材料P/Po线性范围应取0.005~0.1;介、微孔复合材料 P/Po 应取0.01 ~0.2;只有介孔材料P/Po线性范围取0.05 ~0.35;对于微孔材料,更接近于单层吸附的特征, Langmuier比表面值应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三参数方程也可应用于上述场合 。